![]() | ![]() ![]() 技师报於85年11月18日土木忍笓刊 新闻局出版事业登记证局版省报字第48号 | |||
| 廣告專線 :(02)8961-3968轉142 | NO. 1465 | ||
|
论 从现行施工管理制度以强化工程品质之提升 | |
近年来因应民眾住宅使用需求,新工法、新材料不断推陈出新,建筑物型式、规模也日益复杂而庞大。各类建筑物,如百货商场、办公大楼、运动场馆、交通设施…乃至一般民眾居住之集合住宅,也配合政府主管机关都市计画政策,各自呈现崭新多变活泼的样貌。 |
陳純森 技師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教授級專家 高雄大學土木環工系 教授級專技 一、前言 钢结构之建築一向被標榜耐震性能較佳,而耐震功能的好壞常以韌性能力作為指標。所謂韌性係指結構體具有良好之變形能力,能夠吸收外力作用時,所產生之大量能量而不致於急速破壞,換言之,結構體必須具有較佳之延展性。由於設計階段所採用的地震力,已經將地震反應予以韌性折減,為了使結構體的韌性符合設計原則,無论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都必須檢討其韌性效果,否則設計當初所折減的地震力將與事實不符,導致耐震能力堪慮。钢结构常用以衡量韧性能力的方法,為梁柱接头的塑性转角,塑性转角愈大,构架之韧性愈佳。 |
张渝江 技師、許書銘 技師、鄧福宸副教授、莊心凱 工程師 香港於2024年11月28日主办一年一度的叁方研讨会,台湾和马来西亚代表出席会议,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「打造更好的城市韧性」。 |
![]() |
![]() |